学院动态
学院动态
学院动态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学院动态 > 学院动态 > 正文

《高等数学A》推行小班化教学:让“关注每一个学生”成为可能

发布日期:2025-10-29

作为理工类专业核心基础课程,《高等数学A》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学生后续专业学习与能力发展。面对传统大班授课中存在的互动不足、指导针对性不强等问题,学院于2025年秋季学期统筹优质教学资源,在重点专业全面推进小班化教学,为深化课堂改革奠定坚实基础。

一、SC理念引领,BOPPPS有效落地,构建高效互动课堂

小班化教学为实现“以学生为中心”的SC教学理念创造了有利条件。在《高等数学A》课堂中,教师系统运用BOPPPS教学模式,通过“导入—目标—前测—参与式学习—后测—总结”六个环节,有效激发学生主体意识。课堂不再是教师的“一言堂”,而是转变为以问题为导向、以学生参与为主线的互动空间。教师能够实时关注每位学生的课堂反应,灵活调整教学节奏,推动教学目标精准达成。

二、聚焦个体差异,推动因材施教,实现分层分类指导

小班化教学为实施个性化教学提供了现实路径。在BOPPPS的“前测”与“后测”环节中,教师能够快速诊断学生的知识基础与掌握情况,进而开展分层教学与精准辅导。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,教师设计拓展性任务,激发其探索潜能;对基础薄弱的学生,则通过针对性练习、课后答疑等方式夯实基础,真正做到“因材施教、人人发展”。

孙蓉老师对此深有感触:高数教学真正转变为了‘点对点’的精准辅导。我有了充足的精力去关注每个学生在高数学习上的个体差异—有的学生对抽象概念理解慢,有的学生在解题技巧上有短板,无论是课堂上针对高数题目的即时反馈,还是课后的辅导,都变得更加高效。这种对每个学生学习情况的深度关注,让他们的学习兴趣有了很大的提升,知识的掌握也更加牢固,学生的学习成效有了明显的进步。

三、成效初显,教学质量稳步提升

自小班化教学实施以来,《高等数学A》课程教学成效持续增强。学生课堂参与度、互动质量与学习自主性显著提升。小班化教学的成功实践,为我们深化教学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。